My List

Monday, December 31, 2007

Goodbye 2007

真快!去年這時候還在專題搏鬥,而現在2007就要在不到十度的低溫中結束了。這一年,感覺做了一些事情,還挺充實的!? 對於許多周遭的朋友或自己,2007算是轉折年吧。仔細回想,到底發生過哪些事情呢..

[一月] 馬不停蹄,專題DEMO,期末projectS,ICME 2007, CIVR 2007陸續deadline,整個月在寫程式與寫論文中度過,可惜最後後二者都失敗了。 orz [二月] 確定研究所要跟的老闆,過了挺愜意的一個寒假。:p [三月] 狂玩Wii。狂趕畢業紀念冊製作,狂趕96駐校藝術家網站,狂趕國科會計畫deadline。分手.. [四月] 宿舍生活瘋狂到一種極致。狂玩跑跑卡丁車。著手規劃畢業旅行。專題持續Coding。

[五月] 畢旅成功:D。趕校慶網站。寫程式寫論文,趕MM 2007 deadline。程式達人比賽。看起星光大道了。[六月] 狂玩AOC。千鈞一髮中,電腦邏輯沒被當,大學畢業。[七月] MK老師喜宴。生平第一篇論文被接受,超爽。放暑假啦。弄了新實驗室網頁。一些同學入伍了。YouSee。[八月] 找到房子住了。狂看MLB。追隨紅虫的腳步,弄了自己的網頁還有Blog。辦畢業後第一次聚餐成功^^。DMLab Summer School。NCCU計算社會學Summer School

[九月] 僑委會case。Social Network。研究僧生活開始。[十月] 24歲生日Q_Q。狂寫Blog。狂看日劇。[11月] 看了一些書。成為IMLab榮譽室友XD。狂presentation。狂跑步。Facebook。狂看電影。[12月] 從認識的朋友中看見,世界如此之大,又如此之小。配了新眼鏡。翹課次數變多。好像沒甚麼特別的事情...

期許親朋好友們與自己在2008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各方面都有更好的成長。Happy New Year! :)



Thursday, December 27, 2007

Paris, Je T'aime

好喜歡這部片。:)

在這部電影中,你有十八次機會細膩地感受發生在巴黎的不同生命片段,或者說是去品嚐這場「流動的饗宴」。這些片段本身都蘊含於豐厚的文化背景與獨特的導演風格,於是光影流轉所留下的記憶軌跡可說是相當明顯而深刻,黑色幽默、羅曼蒂克、光怪陸離、美醜善惡、離合聚散;親情、友情、愛情;東方與西方;宗教與種族;真實與虛幻;人的故事與地方的故事...當你看到撲朔迷離,彷彿離它越來越遠之時,巴黎的都市意象就在這裡了。雖然這些片段是如此短暫,但各個都像是才剛要開始的故事...

Place des Victoires

痛失愛子的母親,在午夜的勝利廣場上與兒子重逢,如夢似真的擁抱給了母親活下去的勇氣。一個人的生活重心可能不是自己,而在於一種能夠讓自己找到存在感的「習慣」或確定性的「被需要」,這使得在被迫「失去」時,分外哀傷。一段情感的失去,並不代表愛隨著消失了,只是它用另外一種形式存在著;或者說,失去只是,你將它傳遞給了另一個人;或者說,同時你也獲得了什麼,只不過你現在還不知道。

Loin du 16e

沒有人與人的對白,只有隔著奔波畫面的,時空的對白。兩個搖籃,兩次哭聲,不同時空,同一首曲子,母親的愛蘊含於溫暖柔和的歌聲,而旋律卻擁戴著哀傷與思念的音符。令人無奈的社會真實面下,貧富差距中的親情,顯得好微弱,又好耀眼,好感傷,又好美麗。

Bastille

「當他領悟這都將是最後一次後,連平凡瑣事也變得風味獨具。」令人心碎的紅色外套。罹癌即將死亡的消息,改變了一對夫妻的關係,從原本的冷漠到相依相憐,遽變,毫無理由地將破損的情感修復了。那,什麼是真愛?它又長得什麼樣子?「當她死在他的懷裡,他的感情從此昏迷,不再醒來。」腦海中,一個無可取代的人的記憶,縱使時間流轉,仍會永遠清晰,在它與現實相應的一瞬間,往往讓人心頭一顫,陷入記憶中的某段光景。

Tour Eiffel

眼見為憑嗎?沒看見就表示不存在?我們不是他們,但我們不能去否定它存在的真實。他們不被你所認同,但這並不表示他們不值得被尊重。一對不被理解的默劇演員,從旁人看來他們荒謬至極,但這確確實實是他們正在經歷的生活。我們看見的並不一定是他們所看見的,同樣地他們看得見的我們不一定見得到,既然這樣,又怎麼能畫地自限、自以為是的認為什麼呢?他們只是以另外一種方式--模仿,來重新詮釋巴黎、賦予理解巴黎的另一種角度。而且,怎麼連這麼可愛的小孩,也因此受人嘲笑呢!?

Père-Lachaise

「就這樣讓她溜走,你會死的,死於心病。那會是本墓園最差勁的死法。」王爾德(Wilde)的鬼魂說,黑色幽默十足。女生要的是什麼呢?一點浪漫、一點用心、一點呵護、一個擁抱。一個懂她的人。沒有人是完美的,金錢之外,對任何一種關係的久長維持,最重要的是彼此能否接近對方的頻率而彼此理解吧,發現彼此的差異,從理解、認同、接受、到欣賞,默契與合諧在磨合的過程培養而形成。一種"I love him in his way"的美麗境界。

Faubourg Saint-Denis

"Listen. There are moments when life calls out for a change. A change. It is just like the seasons. Out spring was wonderful. But the summer is over. For a long time. And we missed the autumn. Now suddenly, it is cold, so cold that everything freezes. My heart stopped. Our love fell asleep, it was surprised by the snow. But those who are sleeping in the snow, do net notice death. Keep well."

這段自白的真實感撼動人心..倒敘的運鏡手法,呈現出確實發生過,但逝者已矣的沉重。你無法不去面對,因為那種壓迫性的存在感活生生地矗立在你面前。這段故事的導演以一種簡單明快的剪輯手法,讓兩人從懈逅、相處、相戀、爭執、到疏離又合好的經歷,與背景音樂反覆衝擊映暍著,而男孩急促的口白,表現出對於這段感情的焦慮、不安、不捨。視覺空間感與聽覺時間感交相營造出一種相當強烈的敘述性詩意。「你有在聽嗎?」「不,我正看著妳。」

14e arrondissement

幾句厚重的美式法語,道盡了一切。「獨自一個人坐在陌生的國家,遠離我熟悉的人們與工作,我突然有了一種感覺,就像記起了某件我從不知道的事,或某件我總在等待,卻又說不上來是什麼的東西,可能是件我已經忘記的東西,或是我人生中已錯失的事物,不過我同時感受到了,快樂及悲傷。也不是那麼悲傷,因為我感受到自己真實的生命力,是的,活著!。就是從那時起,我愛上了巴黎,也覺得巴黎愛上了我。」一次次的旅行,一個個陌生的國度,像是一次次對生命的重新洗滌,沉澱,讓你發現更多體悟。

最後一幕鏡頭帶得很漂亮,原來並存於這個城市的不同故事正在彼此間交錯上演,而自己也不經意的在別人的故事中扮演了其中一個角色。你知道嗎?其實,你與我正在共同交織一段故事。而巴黎,正是這些人事物相遇形成的一個故事。

La Même Histoire 《相同的故事》

那麼 是什麼無法解釋的東西
連繫著你我
那反覆交錯分不開的命運
又將帶我們到什麼地方

我們順著風 隨著時間前進
我們日復一日活在
我們的慾望 我們的愛情中
不斷前進卻不知道
我們始終
活在相同的故事裡

那麼 到底是什麼
將我們分開
又讓我們偶然地再度相遇
為什麼在這個無止盡地迴圈裡
有那麼多邂逅、分離


Monday, December 24, 2007

I am Legend

如果整個世界只剩下你一個人,你可以想像嗎?

什麼是寂寞?一種渴望與他人產生互動卻不可得的不愉快情緒。活在到處都是人的社會中,是可能感到寂寞的(lonely but not alone),因為環繞你的可能你不會想跟對方產生互動、或你想要但無法產生互動的人。另一種引發寂寞的情境,是實體空間上被隔覺的狀態。寂寞與孤獨最大的差別在於是否涉及他人的意識,寂寞在於無法與外界群體在關係的聯繫上產生一種具確定性的存在感,而孤獨較不受到他人關連的牽制,因此感覺上也可能是愉悅的。

威爾史密斯的「我是傳奇」(I am Lenend)在內心戲的詮釋上呈現的很好,我覺得演活了寂寞與孤獨在一個人所產生的病態。長期一個人獨處,壓抑卻無紓發的管道,心會變質,變得缺乏正向思考的動機,陷入歇斯底里,一種時常自言自語、莫名啜泣、甚至暴怒而無法自拔、缺乏理性的極端狀態,如果沒有狗狗陪伴的支柱,恐怕沒辦法沒辦法活那麼久吧!不過,也因為這層依賴的關係,當狗狗死去的時,他雙眼茫然,脆弱的心靈完全崩潰,失去理性地在夜晚挑戰dark seekers以求解放。

最後,祝大家聖誕節快樂:D。宅在家看完電影,也該來寫點程式了..orz



閑情賦

陶淵明《閑情賦》

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
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
願在發而為澤,刷玄鬢於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而枯煎。
願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閑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于華妝。
願在莞而火席,安弱體於三秋;悲文茵之代禦,方經年而見求。
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於床前。
願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
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
願在竹而為扇,含淒飆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
願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悲樂極而哀來,終推我而輟音。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五柳先生陶淵明竟有如此熱情奔放的一面。這是讀過的中國古人,或者是男性文人寫的詩詞或文章中,難得見到情意之真切的愛情宣言!從小讀古文到現在,寫到關於感情,古代中國文人給我的印象是:對於「愛」這個字是很難從自己口中說出來的,無論漢代樂府或唐宋詩詞,正面且熱烈歌頌愛情的作品似乎較少出自男性文人之手,有的話也是相當婉約而含蓄的描述。縱使出自男性之手也會假托女子的口吻,李白的《長干行》就是一個典型,透過女子自述回憶的形式,娓娓道寫女子溫柔深厚而又熾熱奔放的情感,那是女子的心情。

陶淵明的這篇《閑情賦》是少數中國男性文人,描寫對愛情的嚮往最直接、最坦率並帶濃厚、深切、細膩之誠摯與溫柔的文章了,「願在衣為領,承華首之餘芳... 」,想像自己寧為衣之領,只為能接近感受愛人的溫潤與芳香... 如此親暱不保留的愛情宣言,相信只要動過真情的人,都能感到共鳴。十願十悲的背後,我覺得是一顆誠摯且坦率的心,情感本身是需要透過外在形式來傳達的,而展現心中愛慕之意,是需要勇氣的。



Friday, December 21, 2007

MD Presentation

感謝Janet, Emily, Evelyn,還有昨天晚上陪我演練的小瓜呆公仔XD。今天Machine Discovery的Group Presentation順利結束。:)

聽過我報告的人都知道,我presentation有一個壞習慣--時間從來沒能掌握好orz。無論以前或現在,在dmlabmslab,在準備報告時,我總會不自覺將報告內容做得過於充實XD,沒去考慮實際報告的情境(接著自己後面還有人要報告,或者有時間限制等),可能是我這種過於理想化的個性使然吧?小時候總覺得每張投影片應該一分鐘就可以講完,但實際在講的時候,我會對一個概念反覆地從不同角度去解釋,所以張張都可以嘴砲拖很久,一份30頁的投影片可以講90分鐘orz,又投影片時常做超過30頁,所以好幾次報告老師請我下週再來XD。不過,經過老師與同學的一再提醒近期在報告已經改善很多了(!?),至少今天的報告在慌亂之下,剛好在30分鐘講完(紅虫跟Evelyn說得對: 講重點),或許我對台下聽眾是否能聽懂的掌握是來自於那個反覆解釋的過程吧,所以過程中我問了臺下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好幾次.. 如何將論文的精神用最簡單清楚的方式準確地表達出來,我想自己還需要再訓練!

印象非常深刻,生平第一次報告跟研究相關的內容,是大三下向MK報告的專題生meeting,相較於當時報告技巧之生澀、投影片毫無結構、邏輯思路之不清楚,現在真的好很多了。



Wednesday, December 19, 2007

OpenSocial

PK with Facebook for standard? 一個想吸引developer的social network應用程式開發介面(結合各家之力來跟Facebook抗衡?更有想要一統SNS江湖的意味?)。只要開發者以OpenSocial為標準來推出Social Network Service,那麼只須寫一支應用程式,可以直接移植到不同social network平台(Container)上使用,甚至可以把不同社群服務網站的user profile做跨平台的流通?打破各個Social network平台互為封閉的侷限,這也正是Web2.0的精神之一:Open and Share。其實它概念的類似於Fackbook提供API讓開發人員自行撰寫一些有趣的application,而對比於Facebook自成一個系統。目前加入Google OpenSocial計畫的廠商有:MySpace(有效會員最多), Friendster, hi5, LinkedIn, Ning, orkut, Six Apart, Tianji(中國最大), Viadeo, Bebo(歐洲最大), and XING。對Google而言,OpenSocial幫助最大的還是拓展其廣告利益來源啊!XD

Google的官方簡介:
OpenSocial is a set of common APIs for building social applications on the web. These common APIs mean that developers only have to learn once in order to start building social applications for multiple websites, and any website will be able to implement OpenSocial and host social applications.

OpenSocial API目前只提供的主要以HTML + JavaScript + XML為程式基礎,主要由三大部份組成:People Data API -使用者資料、Activities Data API -使用者活動或事件處理、Persistence Data API -儲存使用者key/value的記錄。目前已經有一些網站利用OpenSocial API做了簡單的應用,可以到這邊看看OpenSocial Example

其實類似SNS的發展趨勢,大致是兩大部份:透過使用者所提供的資訊與其彼此的link所形成的social network,以及開發者利用使用者資料所開發提供的application。二者交相影響,使得平台上的互動與資訊愈加豐富,讓使用者更願意分享自己,自然商機也就隱含於其中了。



Saturday, December 15, 2007

Weak Ties

弱連結(Weak Ties)是社會學家Mark Granovetter所提出來的,他認為當人們想要尋求管道與人交流資訊時,經常是從與自己關係不是那麼密切的(Weak Ties)人際網路中找尋,因為與自己關係程度較為強烈(或者說是生活圈接近、互動頻繁)的那些人同質性太高了(物以類聚),所能提供的資訊多數會與我們原本認知的重疊。也就是說,多數的群體運動較不容易發生在彼此關係相當緊密的強連結(Strong Ties)中,而在於人與人彼此並不是相當熟識、並且沒有任何共通點的Weak Ties中。

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就是資訊散播(information diffusion)的觀點來看weak ties。舉個例子,與一個人來往的朋友們容易彼此也都互相認識,於是,在這種community中,我們從某一個人聽到的話,可能這圈子裡的另一個人早就說過了(老梗了XD)。資訊的交流在一個群體中,隨著時間裡會漸漸變成多餘的.. 也就是強連結的資訊活動範圍是較為封閉的,而新的資訊的進入通常來自群體成員對外的弱連結。我覺得Strong ties的價值在於群體凝聚力的形成,而Weak ties的價值在於對不同資訊的取得。

值得注意的是,Mark Granovetter的所謂strong ties與weak ties並非由個體主觀來認定的,而是一種從群體的角度"個體與群體互動的程度"的客觀概念,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突然與一位朋友發生衝突,並不表示說我們想要把對方從原本的strong ties轉為weak ties就說了算,因為他與群體之間的互動程度是依舊保持原樣的。我覺得這種客觀的精神有點類似Facebook的一個application - "Define me",從他人/群體的角度來看自己,如果可以的話,或許我們可以仔細觀察看看,被下的tags中,除了一些common impressions外,那些比較特別的tags是不是從你的不同weak ties來源下的呢?另外,一個人的relationship中若存在愈多weak ties,所代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是他的social impact比較強呢?還是他本身能納百川,交友、見識都很廣闊?

再來簡單說說weak ties與目前當紅的Social Network Services (SNS)的關係。我認為一些IM軟體,如MSN Messager, Google Talk, 或者Yahoo!即時通,所形成的網路關係比較傾向strong ties(概念上),也可以說當我們正在IM上與某一位朋友對談時,那種形式是跟講電話是類似的,而一般來說,我們比較會與強連結的朋友比較有話聊,並且所聊的話題是不常發生在那些弱連結的對象上的。但SNS,如facebook, LinkedIn, Orkut等,就有點不一樣了,就facebook來說,我覺得它藉由一些吸引人、有趣、具創意的遊戲、測驗的互動式social applications,打破了現實世界的時空限制、文化與生命歷程的隔閡等,提供一個與弱連結(具共同偏好、或者特定屬性欄位接近的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建立溝通互動的平台,使我們有機會在任何時刻、任何地點同步地和強與弱連結進行訊息的傳遞,並保有IM強連結的資訊流通價值.. (已經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了 orz)

最後,以一個譬喻作為這篇介紹弱連結的結尾。Strong ties: 親情; Weak ties: 愛情。親情是一種建立在血緣上的關係,"strong"的意謂不言而喻;愛情是發生在原本毫無關係的兩個人身上,並且這種關係必須經過努力才能建立起,維持更得要有雙方的用心經營,它是吸引人的,但它更是脆弱的..



Thursday, December 13, 2007

Fauteuils d'orchestre

海明威(Emest Hemingway)有一句話「Paris is a moveable feast」(巴黎是一場流動的饗宴),在這部片中表露無遺。《巴黎不打烊》以一種詼諧、輕鬆的手法,呈現出蒙田大道(Avenue Montaigne)上的爛漫、璀璨與咖啡香,讓人徜徉在法式香送的優雅節奏中,感到舒坦而慵懶。

「這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當他們手機響起來的時候說:該死的現在誰打過來。還有一種人會說:哈~會是誰呢?」Jessica是後者,因為她的年輕與樂觀,積極面對迎面而來的每一件新鮮事。我覺得,生命的不同時刻,由於扮演的角色或心境的不同,我們很可能是前者,徘徊於現實與理想的灰色地帶中,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如果沒辦法過奢華的生活,那我就在奢華的地方工作。」Jessica的奶奶說。「我一心想成為藝術家,但後來發現我沒那個天份,所以我就在藝術家身旁工作。」劇場領班說。整部片子的精髓,我想就隱含在這兩句話,一種「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的意境中吧!生命中,有許多我們投注心力、已經走了好一段路、甚至淺嚐成功甘美,卻陷入迷網膠著的時刻,或許路途遙遠而看不見起點,或許環境的經歷讓與自身價值觀矛盾、衝突。然而,並非每個人都能幸運地遇到Jessica的天真、熱情與笑容,那種如佛諺「千江有水千江月」中的「水」澄澈的映照,但我們仍然能時時放空自己、省視自己,傾聽靈魂深處的初衷,感受信仰所散發出來的熱量,生命自然會找到自己的出口,待烏雲散盡之際,正是「萬里無雲萬里天」之時。



Tuesday, December 11, 2007

愛的可能

愛的可能 詞/曲:李偲菘 唱:葉蒨文

因為你有你的人生 我有我的旅程 在前方還有等著你的人
你會哭會笑會愛會傷神 你會不會敲我的門


Sunday, December 09, 2007

The Rule of 150

社會心理學家Stanley Milgram所提出來的六度分離(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是Social network最廣為人知的社會性實驗,然而,六度分離只是Social Network兩大理論基礎之一,另一個反應真實世界網路關係的理論正是英國演化心理學家(兼社會生物學家)Robin Dunbar所提出的「150法則」(The Rule of 150),其中150又被稱作Dunbar's number

簡單來說,「150法則」中的150代表個體能夠與周圍其他人維持正常往來的社交關係(social relationship)的理論最大值,當群體數目大於150,若想繼續保有如150以下的穩定關係,個體就必須想更多方式、花更多時間來維持群體內凝聚。換一種角度來看,只要能夠將具有關係的人群數目控制在150人以下,個體之於人群便能獲得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換句話說當一個群體的人數超過了150後,群體對個體的影響力將會下降。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為何許多Instant Messaging Service(如MSN)最初設定每個人最多能夠加入好友列表的數目是150人(雖然目前上限已經增加到600人XD),因為150是一個人維持人際關係網路的極限。其他如某些手機sim卡儲存號碼的上限數目是150,某些軍事管理上也有用到150。

關於「150法則」,Malcolm Gladwell更在《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一書中將150具像化為:「在一次不期而遇的聚會上,令你不會感到尷尬的人數最大值。」書中還舉了另一個例子:一個發源於歐洲的、自給自足的農民自發性組織,以一種有趣的不成文規定長期維持了當地的民風,即聚落人數一旦超過150人的規模,就必須將此群體拆成兩個,各自發展。

Robin Dunbar認為人類的神經系統與學習能力存在某種先天上的限制,使得人類的溝通互動能力侷限於某一水平,這跟人腦是無法同時理解7種以上的事情相似的。而150這個數字是從何得來的呢?Robin Dunbar在研究中指出,此一法則與人腦進化程度有關,若個體的社交網路很大、經常必須連繫的人過多,人腦智力的負擔得隨之有級數的變化才能應付。Robin Dunbar為此實驗提出了一個數學模型,以物種本身的大腦新皮質相對腦的比例,計算出該物種所能擁有的活動群體之最大值,而輸入的是現代人類(Homo Sapiens)的比例時,得到的數值為147.8,約等於150。

Dunbar's number針對的是個體,那麼如果我們從150來思考由個體所形成的社群(Community),在保有community功能上的意義下,還會是接近這個數字嗎?或者更大呢?另一方面,我覺得Dunbar's number與community的形成又隱約與Mark Granovetter所提出的弱連結(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有所關連。

對Dunbar's number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他的原始論文: Dunbar, R. (1993) Coevolution of neocortical size, group size and language in human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6: 681-735



Saturday, December 08, 2007

懂得

從前覺得要敞開自己去面對其他人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某些情況下,人與人之所以有距離、難以接近,是因為怕受傷嗎?所以為了保護自己,把自己包裝起來,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這樣比較不會受到傷害?我覺得武裝自己是容易內傷的,當自己所關注的範圍縮得很小時,容易因為他人說的一句話而去反覆思量,去想自己說的話得不得體,只要一點差錯,就感到好痛。大學以來,幸運遇到了與自己頻率很接近的朋友,我漸漸懂得敞開自己,感覺更自在愉快,也因此更能與人親近。好像我們生命的內在,真正能傷害自己的,只有我們自己。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這是張愛玲寫給第一任丈夫胡蘭成的信中的一句話。怎樣才是懂得呢?是「將心比心」。所謂「同情共感」與「同理心」,我想是轉換立場、變化思維的角度,將自己投射在對方的角色之中,感受對方的感受..人與人互動中所造成的許多誤解,我想是來自對彼此不夠了解,用自己的思考體系去看待別人、套用在他人身上(以自己為出發點,對於他人根本一無所知)。每個獨立個體的成長背景、環境與際遇全然不同,如果沒有稍微深層的互動與認識,「錯認」是很容易產生的。另一方面,我覺得很多人都缺少了一種主動式的「傾聽」、去認識他人的想法,並且給予適當的認同與回饋。我相信許多人都在等待別人的關心,許多人都渴望有人能夠讓自己表達自我,那種「被了解」是一種很棒的正向能量,會使人感到不孤獨的!我不願做那個等待的人,每當我把自己的故事、想法說出來,我相信別人是樂意聆聽的!更期許主動去傾聽、去認識不同的生命,去懂得那些我從未想過的世界。

我很喜歡的一句話: "I love him in his way.",是一種對彼此有著深刻的認識與默契的境界~



Friday, December 07, 2007

Scenes from Childhood

「兒時情景」(Scenes from Childhood)是德國作曲家舒曼(Robert Schumann)整理寫給他的妻子克拉拉(Clara Schumann)的曲集。故事是舒曼28歲那一年,因為家裡窮,與克拉拉的感情得不到女方父親的認同而被迫分離,於是舒曼將對愛人的思念之情寄託於琴鍵之間、旋律之中,從指尖流露對克拉拉的浪漫與溫柔,「兒時情景」十三首鋼琴小曲正是在這般情境下所產生的。

「兒時情景」的每一首小曲子都有自己的標題,我覺得標題與旋律都充分表現了舒曼的孩子氣,但其中的技巧與音調卻又不給人幼稚的感覺,並洋溢著純真、濃厚的藝術情感:)。每一首小曲子描述了小孩子表現天真、自然、開心或嬉戲時的情景。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作品15的「夢幻曲」(Traumerei):p,短短的兩分多鐘,用音符譜出了玩累了的孩子們依偎在媽媽懷裡,藉由媽媽唱著的搖籃曲,舒舒服服安安穩穩輕輕柔柔地進入夢鄉的畫面。可以在下面影片中的琴聲中聽見仿似母親在孩子耳邊如織夢般的呢喃,感受溫馨爛漫的氣圍。



Thursday, December 06, 2007

最近..

  1. 感謝紅虫替我推薦新的鏡框,這兩天戴起來非常舒適,有種整個世界煥然一新的感覺(雖然剛戴的時候有點害羞..),以後戴上它就會想到跟你"PK"的日子啦~ :p

  2. 最近幾個禮拜的晚上,回政大慢跑時,聽到好多系都在練唱校歌,突然懷念起大一時為文化盃練唱的那般光景,帥氣又搞笑的西裝與動作,看似正經又隱含瘋狂的曲子..(我老了orz)。文化盃合唱比賽好像就是下禮拜了,資科系加油吧~

  3. 我發覺,在台大與在政大跑步的感覺相當不同。
    • 在台大,從資工系館跑到操場大概就已經一圈了(跑回來又一圈orz),所以在台大運動量比較高,不過也比較累...
    • 政大的跑道比較平坦,而且在操場附近運動的人比較少,有時候可以閉著眼睛跑~,台大比較熱鬧,可以看見做各式運動的人~
    • 在政大常常可以看到媽媽帶小孩子來玩,小孩子都好可愛,有時候看著小孩不知不覺就跑好幾圈了XD
    • 不管政大或台大,慢跑的男女比例大概都一半一半(我好無聊喔^^")
    • 歡迎對慢跑有興趣的人加入~

  4. 自從申請facebook後,它就變成了每天固定的娛樂之一XD

  5. 從大一離開台南到台北唸書後,第一次認識和我同樣住在永康的人欸!

  6. 郵局提款卡壞掉,經濟陷入困境 orz..


Tuesday, December 04, 2007

夜札

一、
散著一抹光的房間
將夜晚 照射得很疲倦

吁.. 吁.. 它們都睡著了
睡在尚未甦醒的晨暮之間
請墊腳尖 輕聲點

獨留斷續鍵擊的晦澀指紋
和著夜曲的拍子
睡了又醒 醒了
又睡

二、
乾冷 從門縫將氣氛拉低

我嘗試與它對話
──我是*** 你是誰?
蜷曲縮在牆角的 它相當頑皮
學我的聲音 說我的話
──我是*** 你是誰?

三、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Monday, December 03, 2007

Baseball Pitches Illustrated

自從看了MLB後,就不知不覺變成球迷了XD。但對於不同投手的許多球種,依舊霧煞煞。我在Lokesh Dhakar的網頁看到他用簡單的幾張圖介紹幾個常聽到的球種,清楚易懂,與大家分享。主要focus在:

  • 快速球: Four-seam, Two-seam, Cutter, Splitter, and Forkball
  • 變化球: Curveball, Slider, Slurve, and Screwball
  • 變速球: Changeup, Palmball, Circle Changeup

或許不懂棒球的人會覺得這麼多怎麼可能都記得住,但其實每一位投手所擅長的球種都只是這些其中的一部份而已,如王建民擅長的是sinker, slider, changeup, forkball等;而松板大輔擅長forkball, four-seam fastball, changeup, cutter, curveball等。對於球種的識別,最簡單的方式有以下三種:

  • Speed(球速)
  • Movement(球的飄移): the general direction the ball is moving
  • Break(變化幅度): a sudden shift in direction
除此三種,其他還有一些可識別球種的細微觀察,如ball rotation(球的轉速), point of release(釋球點), and grip(球的握法)等,對於入門者,這邊就不詳加介紹了。另外,以下圖中的進球點並不影響球種喔!

Four-seam Fastball (四縫線快速球)
Sinker (伸卡球)
85-100 mph
80-90 mph
  • Fastest, straightest pitch. Little to no movement.
  • Also known as a two-seam fastball.
  • Moves downward, and depending on the release, will sometimes run in on a right handed hitter (RHH).
Cutter (卡特球, 切球)
Splitter (指叉球)
85-95 mph
80-90 mph
  • Breaks away from a right handed hitter (RHH) as it reaches the plate.
  • Mix of a slider and a fastball. Faster than a slider but with more movement than a fastball.
  • Breaks down suddenly before reaching plate.
Forkball (叉指快速球)
Curveball (曲球)
75-85 mph
70-80 mph
  • Like a splitter, but with a less dramatic, more gradual downward movement.
  • Commonly called a 12-6 curveball. The 12-6 refers to the top to bottom movement (picture a clock with hands at 12 and 6).
Slider (滑球)
Slurve (滑曲球)
80-90 mph
70-80 mph
  • Breaks down and away from a RHH.
  • Between a fastball and a curve.
  • 11-5 movement. Similar to a curve but with more lateral movement.
Screwball (螺旋球)
Changeup (變速球)
65-75 mph
70-85 mph
  • 1-7 movement. Opposite of the slurve.
  • Slower than a fastball, but thrown with the same arm motion.
Palmball (掌心球)
Circle Changeup (圈指變速球)
65-75 mph
70-80 mph
  • Just like a changeup, this pitch is slower than a fastball, but thrown with the same arm motion.
  • A changeup with 1-7 moment like the screwball.



Random Rewiring

之前幫SD老師簡介social network時,有個地方含糊帶過(就是最下面那張圖),這邊再簡單說明一下好了(雖然說沒人看得到XD)。首先,什麼是regular graph: graph上有n個點,每個點只與離它最近的k個點建立edge。什麼是random graph: graph上的每一點與其它點建立edge的機率都同為p。如果世界上每個人與隨機與其它50個人建立認識的關係,那麼60億人就滿足六度分離(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的特性。所謂的small world會是regular還是random graph? 這個問題先擱著,我們要先知道小世界最主要的精神: network裡面,人與人建立edge的機率是不一樣的,這個機率可能同時受到時空、文化、年齡、性別等等很多因素的影響,也就是network具有群聚現象(Clustering Effect)。

接著,我們簡單定義兩個衡量network的指標: 群聚度(Degree of Clustering)與分離度(Degree of Separation)。特定一個node的群聚度指的是network中,你的朋友的朋友也會是你的朋友的程度(好像在繞口令XD),假設某個node有k個朋友,則此k個朋友彼此間所有可能形成的edge總數為k(k-1)/2,那麼該node的群聚度為此k個朋友間真正形成edge的總數除以可能形成的edge總數,如下圖,該點的群聚度為3/6=0.5。整個network的群聚度為所有node群聚度的平均值。network中,任兩個node的分離度為此二nodes的shortest path之長度,整個network的分離度為所有node pair分離度的平均值。

OK. 回到small world,剛才提到它必須具有clustering effect,也就是說,必須兼具高群聚度與低分離度的特性,從generative model的角度來看,如何建立出符合這兩個特性的small world network呢? 所要用到的概念就是edge的random rewiring了。Edge rewiring簡單說就是edge的重連,那麼,是要對誰做rewiring呢? 回憶一下比較容易被產生出來的regular graph與random graph,套用這兩個衡量標準來看,regular graph具有的是高群聚度與高分離度,而random graph則具有低群聚度與低分離度,這樣看起來small world似乎就處於此二者之間了,因此rewiring就是在他們之間做適度的調整。

對於有n個nodes,每個node有k條edge的ring lattice(regular graph),以機率p來rewire它的edges,當p=0,所有edges沒有改變,還是regular graph;當p=1,所有nodes彼此必定隨機重新建立edges,形成random graph;當0<p<1時network的特性,就接近small world的群聚現象囉!如下圖是由regular graph向random graph做rewiring的示意過程(可以注意到過程中node總數與和edge總數都是不變的)。

或許有人會問,rewiring具體過程是怎麼跑的呢? 就用上面這張圖來說明吧!最左邊是一個具有20個nodes(n=20)、每個node有4條edges(k=4)的regular graph。我們可以依順時針方向,隨機選一個node和一條連到這個node最接近(length=1)的node的edge,以機率值p將該node重新連接(rewire)到其他node,其中target node是以相同的機率值p在整個network中挑出來的(如果這兩個nodes彼此間早已存在edge,就不用rewire了,繼續順時針往另一個node做下去)。當處理完所有nodes都跑過一次後,接著考慮到與該node第二接近(length=2)的node的edge,rewiring的方法和之前一樣。如此隨著每回合length漸增,最後當所有的edges都被rewire過後,就可以停止了(大概是在跑了k/2個回合後會停)。

這篇寫得很亂,看看就好orz



Sunday, December 02, 2007

Where to go?

一直在想,究竟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我的職業、事業與志業是什麼?以後又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呢?隨著年紀增長、經歷一些事情,對於自己的未來方向好像應該更清楚些?只是感覺自己和當初準備研究所時、大二暑假與MK老師聊天時、重考大學那一年,是差不多的。看著同學、朋友們有的出國、轉唸其他領域、先去工作、或者在本科中精進,一方面為大家都有了奮鬥的目標而高興,一方面替自己的不定感到擔心。我不斷找尋自己、不斷重新審視自己,嘗試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幸運的是,這一路走來,過去生命的各個階段總能找到與自己思維頻率接近,但蘊涵更多新意的同類,從他們的口中認識自己,更從他們的身上學會以更多的面向來看待人事物,每一段故事的聆聽都使我成長,漸漸地,不知不覺地我改變了,我走進一個與原本想像不同的世界,做了許多自己"竟然"會去做的事情,縱使現在腦袋浮現不少曾經想做卻沒去做的事,但我覺得現在的自己是完整的,我很幸運:)。真的!環境、週遭的人影響很多、很大。換了新環境,會遇到什麼樣的人、感受什麼樣的想法,是令人期待的,尤其想聽聽一些少理工思維的故事及想法。

也不知道breath-first search是不是好的,這是我長久以來的其中一種學習態度?其實更是我的壞習慣吧orz。對自己感興趣的新事物,會迫不及待的想去看、想去試、想去學,甚至有時候一點點新的idea就會令我興奮不已,因此"想做"的事情通常很多XD,而且每每都是穿插在那些"必須要做"的事情之中,Queue裡面永遠都有東西,也永遠沒有空的一天。雖然接觸不同領域的東西或同領域中的不同議題能增廣見聞,為自己創造一些思想上的衝突及更多選擇的機會,但也容易淪於東獵西漁的處境啊orz。往好的方向想,譬如說可以結合藝術或文學的工作?還是我想太多了XD

這篇文章好像沒什麼重點= =,到底該往何處去呢?或許就如紅虫跟我說的,我這種走一步算一步的方式,緊緊抓住每個時候的自己並努力充實,也未嘗不好啊!